只有足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板、中板、短板,才能站到适合自己势能的地方,让自己势不可挡。
上周六(10月26日)壹心娱乐创始人、CEO杨天真老师可谓将个人品牌打造的底层逻辑讲透了,其对人的理解、以及对大众心理特征的体悟最为精彩(详见笔记:杨天真:成就你的可能是“缺点”)。
这不,一大波混沌同学的课后感悟已经来了,来看看吧。
核心知识点6步,打造个人品牌
第一步:精准定位。(1) 认知自我,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找到自我的不可取代性。(2) 找关键词,与自我相关度高、特点鲜明。
第二步:创造内容,穿什么衣服,说怎样的话,做怎样的事。
第三步:投放渠道,了解渠道的不同属性,不同内容匹配不同渠道。
第四步:收集反馈,要想明白一个问题:明确了自我的目标和价值排序之后,别人的观点是否对你重要?
第五步:持续迭代(1) 认知升级,不断了解自己(2) 理解环境,不断寻找差异
混沌同学精彩观点
▍口腔小网红的圈地运动@Wish上海分社
和混沌结缘,就源于杨思维(杨天真)的一节课,她介绍了明星经纪人是一个怎样的工作。
那时我刚开始创业,说实话并没有很清晰的路径,只是我在口腔圈积累了2万粉丝,于是让我有了勇气去分析,我的"粉丝们"需要什么?以及大家是否有付费意愿。
其实用本节课内容刻意练习一把,那时我在做的便是"精准定位",即认知自我和寻找标签。
第一步:精准定位。
找标签并人格化定位标签。分析完自己能力圈后,我发现自己的特长是营销,但是所处的口腔医疗领域营销方法依旧比较传统和落后,于是我将快消领域营销打法沿用到口腔圈来,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时所定的标签是"口腔圈小网红",即通过自媒体的方式教广大医生做营销,并且整合媒体资源帮助打造明星医生。
第二步:创造内容。
关注内容能给与客户怎样的价值。这就像杨天真所分析的客户究竟要的是什么一样,我发现我的客户需要的就是拓客,自媒体是一个方式方法,但最直接的还是帮他们导流。
于是我通过科普的形式加上短视频的方式方法,吸引意向人群咨询,如果确定需要进行治疗,再推荐靠谱的好医生。
第三步:构建私域流量池。
三年前我们就着重在"找鱼苗-养鱼-捞鱼"的路上,这便是简化版本的私域流量池。微信成了一个很好的阵地,运用微信的生态圈,帮助我们孵化意向刺激到店咨询。
第四步:收集反馈,互动激活僵尸粉。
作为一个营销人,吸引用户并不难,但你会发现流量难以变现成为一个麻烦,所以时不时我们会搞一些小活动激活僵尸粉,并且不断同粉丝互动,打标签,同时更好地收集反馈。
第五步:持续迭代,从个人品牌过渡到公司品牌。
创业初期的客户真的是通过我的个人品牌所带来的的,但是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很多人会冲着我的个人品牌而来,但是我的时间精力又都是有限的,转型会变得非常的困难。此时就需要将个人品牌弱化,打造公司品牌。
▍不断精进,才会有真正的"不可取代性"@欧阳伊月杭州分社
在一个宣扬"活出自己"的时代,个人品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较难定位。所谓"不可取代性"还是很有挑战的。
在课程的基础上,个人认为的打造计划可以为:1. 认知自我,罗列自己的个性、技能、职业表现的优缺点,并用关键词进行描述;2. 将个人优点排序,与所在平台(单位)的需求进行匹配,进行可行性排序;3. 根据可行性排序分别设想内容(穿、说、做),选择(这有赖于个人判断力了)最佳方案作为目标;4. 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渠道)进行内容实施,并记录反馈(自己的感觉和周围的评价);5. 对反馈进行反思,再次明确自己的目标及与目标对应的内容;6. 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进行内容实施。
其中的难点,一是自我评估的完整与客观,二是对渠道的理解与判断,三是选择目标。这些即是当下的重点,也是需要持续迭代的。不断精进,也许就有了"不可取代性"。
▍闭门造车,不可取@寸寸,西安分社
刚工作的时候,就喜欢认识很多的人,慢慢的我发现,你认识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少人认识你。一路弯路走来,一切从头开始,而天真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要让更多的认识我,是有方法可寻的。
第一步:精准定位。
要能精确的定位自己很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自己,未必是自己,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自己太平凡,太普通了,找不到亮点,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只剩下浑身的缺点。
我的优点是:擅倾听,共情,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工作:服务意识、责任心强,很好的执行力。缺点:审美能力差,缺乏毅力。
第二步: 穿什么衣服,说怎样的话,做怎样的事?
对于穿衣,由于自己审美能力欠缺,老没有特别合适得体的衣服。经过朋友的指点,我现在会选自己喜欢的简洁,干练的衣服。
与自身的爱好和性格跟搭,也更自在。
我性格直爽,很容易就把脑子里的话都说了出来。要展现自己干练,简洁的一面,有的话可以不说,少说。说的时候就是与自身定位相关的话。
同样做事也一样,时间那么宝贵,要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实际的真正想做的事上。
第三步:投放渠道。
暂时只有微信朋友圈。尝试在微信群里多说话。
第四步:收集反馈。
在没有真正有影响的人设之前,我会找行业里的优秀者做对标。别人的观点,我会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而不是简单的回怼或者采纳。多收集反馈,才能看到自己的盲点和不知道的闪光点。一味地闭门造车反而是不可取的。
第五步:持续迭代
(1) 记录,记录,记录。认知升级,不断了解自己。(2) 理解环境,不断寻找差异。
▍对自己多一份了解,就对未来多一分把握@宣郑州分社
个人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更具有竞争力,比个人更稳定、更有知名度、更有信誉度。朋友圈是普遍的个人品牌的投放渠道,通过朋友圈,更容易了解这个人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初步形成认知。
建立个人品牌,在广度上可以帮助你敲开每一扇门,在深度上可以让你短时间内获得信任,在速度上可以帮助你节约时间,更快被大众知道。
听了老师的课,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1. 精准定位。
将最短时间内被他人感知到的优点作为个人定位,比如帅、漂亮、热情、知性,而勤奋、靠谱之类的优点,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感知。分析自身优缺点,找到自我的不可取代性。长板和短板一般不会变化,穿的衣服、说的话、做的事,均遵循放大优点,缩小缺点的原则。不断修正中板,让自我的不可取代性更牢固。
2. 持续迭代。
从搜集到的反馈中进行认知升级,不断深入了解自己,寻找差异。每个人都是多面人,身份多变,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网红。如苏东坡先生,诗人、美食家被大众熟知,书法家画家也是他的定位,更多的标签显现,持续不断。
3. 个人品牌的危机公关。
最好的危机公关是不让它发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人合作,尽可能多地避免危机。但很多时候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不相关的信息也会让我们陷入危机之中。
一旦遇到危机,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真相,与涉及到方方面面,进行充分的交流,根据自己的目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借危生机,选择部分事实发布,但绝对不能撒谎。
大数据时代,谎言太容易被拆穿。
喜欢本文,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