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55岁就退休了…漫漫人生,你要怎么过?

找到灯塔

不要让苍蝇的尸体,决定你的人生我觉得人生就像开着车子在路上,开着开着,就不断有昆虫砸上挡风玻璃,开车越久,昆虫尸体越多,挡风玻璃越来越肮脏,视野越来越模糊。如果不擦玻璃,继续开下去,要不出车祸,要不连开车的方向都错了,离目标越来越远,或者开到沟里去。

举例来说,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问我,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我当时很自卑和心虚,不敢告诉他自己没有朋友,就随便说了两个名字:甲某(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叫步凡)和乙某。过了几天,步凡气呼呼地跑来质问我说,「邵亦波,你为什么告诉别人说我是你的朋友?我们不是朋友啊。」接下来的40年,我再也不敢叫任何一个人朋友。这么小的一个事情,却让我从此自认没有朋友,这是我挡风玻璃上的「苍蝇尸体」。

听起来很可笑,可是童年创伤就是会这样,看似小小的事件,却深深地影响我们一辈子。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生命中肯定很多。我们的很多行为是基于固定模式和条件反射的,受限于过往经历、原生家庭、社会潮流等等。越忙、事情越多的时候,就越难以感受到真实的自我。

就像我们开车必须清理挡风玻璃一样,我们需要停一停,把心灵垃圾清清,才能视野清晰,日子过得更自由精彩,不然我们以为看到了阳光和路标,其实是苍蝇尸体组成的图形。想一想,我们每天担心的事情,奋斗的目标,是不是苍蝇的尸体?我们这么勇猛地向前奋斗,那不是更该擦亮眼睛,确保方向正确?不然多年后猛回首,才发现努力一辈子的方向都错了,那不是惨矣!

我从前活得很累

当年,我宣布淡出经纬,创建Evolve基金会的时候,很多人很惊讶。但对我来说,是近几年我做了很多探索自我工作的自然结果。曾经,财富再成倍的增长,江湖地位更高,也是我追求的;但当我慢慢看破我的小我时,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我要的。

我从前活得很累。我有严重的完美主义。记得我从六七岁开始,内心就有一个清单,做什么事情可以让父亲开心,什么事情会让他大发雷霆,比如,获得第一名可以让他高兴,动太多声音出太大,他会觉得烦躁。这是我内心的规章制度。

因为我小时候的经历,我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我很感谢我爸爸,因为他的这些要求塑造了我,如果没有他,我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可是这样的经历是有副作用的。年纪越大,从前帮助我们成功的一些方法,会逐渐显现出副作用来,让我们过得越来越不快乐。初期一个保护我们的墙壁后来会成为我们的牢笼。

我发现我失控的完美主义不但伤害我自己,还伤害我周边的人。跟儿子打网球,看到他姿势不对,无名火就冒出来,非常嫌弃怪罪他,只想严厉纠正批评甚至羞辱他。我知道他很失望和伤心,因为他多么想和我一起快乐地玩。我也想要和他一起快乐的玩,但我无法控制自己。几年前,我的儿子还没到青春期,已经不太想和我在一起了。

从前我脑海里每分每秒都在指责挑剔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我不一定会说出来,但是内心的负面情绪因此起伏不断。除了影响我和别人的关系外,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因为我内心这个声音随时随地批评自己做的不够好。我活得很累。

可以生活在更高维的世界里

今天回想从前的我,像是从三维世界看二维。从前的我,受限于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的枷锁,让我没有自由。就像我无法和子女舒心相处,或者无法接受友情和给与友情,或者我觉得金钱和成就是我的唯一价值,是二维世界里圈住我的线。

在二维的我,这些线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从二维的我的角度来看,这些甚至不是障碍,而是我所在世界的自然的边界。看到这条线是障碍,而不是自然的边界,是我们跳出这个二维视角的第一步。需要机缘,勇气和智慧。

当我们用三维视角的能力增强时,会发现这些障碍是可以逾越的。当我们经过很多努力,逾越了这些障碍时,会发现生命其实可以轻松丰富这么多。

我逐渐学会沉浸在与孩子单纯相处的快乐里,而不是执着于要教他们一些什么,或者让他们做得更正确。我欣喜地跟他们玩耍,聊天,相处,而且我深信我的陪伴在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有时候,陪了一会儿,我会发现内心冒起一股无名的焦虑,让我想走开,或拿出手机,但我不被它掌控,继续沉浸在陪伴中。生命怎么会如此美好。

比较过去和现在,我发现生活可以成倍的更鲜活,但同时平静;可以充满着爱,但不怕失去;可以充满意义和使命感,但同时很少焦虑。在二维世界里,这些是矛盾的。在三维世界里,他们可以并存。

在高维的世界,不会失去低维的能力

我曾经担心过,如果我在这条个人成长路上走下去,会不会失去曾经帮助我成功的特质,比如我的完美主义。现在,我逐渐意识到,之前,我被完美主义控制,现在,我不是失去了完美主义,而是获得了控制完美主义的自由。

比如,我可以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启动它,但是在与家人孩子相处的时候关掉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慢慢的确实在做到。

如果一个个体能从二维走向三维,它不会失去在二维的能力,只会把它用得更好。当然,它可能在三维空间中得到新的能力和能量,是之前的他无法想象的。

解开枷锁,发现真实自我

内省、探索原生家庭与成长过程的一些创伤对自己的影响、去了解真实的自我,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自我成长能让我们的日子更快乐、更自由,改善我们和家人及朋友的关系,同时能给我们很多智慧,帮助我们每一个人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和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不但能解开从前锁住我们的枷锁,而且还可以把它变成我们的特殊能力。如果我们想要对这个世界产生深远和正面的影响的话,我们更需要从发现真实的自我开始,不然我们有可能把挡风屏上的苍蝇尸体错以为路标。

常见问题

邵亦波是如何描述人生中积累的负面影响的?

邵亦波将人生比喻为开车,挡风玻璃上会不断砸上昆虫尸体,这些‘苍蝇尸体’代表童年创伤或负面经历。如果不及时清理,视野会变得模糊,可能导致开车方向错误甚至出车祸,象征着过往经历会深深影响我们一辈子的行为和模式。

邵亦波提到的‘完美主义’对他造成了哪些困扰?

邵亦波的完美主义让他活得很累,不仅伤害自己,还伤害周边的人。例如,与儿子打网球时,他会因儿子姿势不对而冒出无名火,只想严厉纠正批评,导致儿子失望伤心。他脑海里每分每秒都在指责挑剔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内心随时批评自己做得不够好。

从‘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意味着视角的升维。在二维世界里,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枷锁是自然的边界和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在三维视角下,这些障碍可以被逾越,生命可以变得更轻松丰富、鲜活平静、充满爱和意义,且矛盾可以并存。

邵亦波是如何处理‘完美主义’的?

邵亦波并非失去完美主义,而是获得了控制它的自由。他可以在工作需要时启动完美主义,但在与家人孩子相处时关掉它。他逐渐学会沉浸在与孩子单纯相处的快乐里,而不是执着于要教他们什么或让他们做得更正确。

自我成长能带来哪些好处?

自我成长能让日子更快乐、更自由,改善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同时提供很多智慧,帮助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和意义。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能解开从前锁住我们的枷锁,还可以把它变成特殊能力,从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和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