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吴国盛:技术是一片汪洋,科学是孤岛!

科学和技术是一回事吗?艺术比科学更高雅吗?科学追求实用吗?理科和文科一定要划清界限吗?

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高举“赛先生”大旗……百年来,“科学”这个词早已牢牢印在国人的脑海里,渗透进社会的每一层肌理之中。

但大众对科学的真正含义未必了解。一方面,很多人将科学视为不容质疑的真理;另一方面,我们习惯以一种实用主义的立场认识科学,将其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与技术等同起来。

科学的真正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它是如何出现,甚至支配人类文明进程的呢?

本周六,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创系主任吴国盛老师将做客混沌,带领大家回溯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深度剖析科学的本质和我们常陷入的误区,为我们展现认知科学的不同视角。

我们对科学的误解有多大?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本期课程主任为大家精挑细选了31个精彩观点,提前剧透给大家:

我们习惯于用“科技”代替“科学”。一谈到科技,便想到技术,这便导致了中国人的科技不分、以技代科。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发达的技术传统,但没有科学,有技无科。

在日本对西方术语的理解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把西方的科学翻译为格致学,在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个人修炼的起点,这一点与science很相似。

人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便知道自己会死去,而动物只有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将死。死亡意识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灾难。

既然人固有一死,为什么还要活着?所以人类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类要追求活着的意义。

意义无法从外部获得,只能来自于人类自身,所以“文”很重要,即通过修饰、规训、培养、教化等方式使人成为人。

亲情文化的核心是情,有情有义有爱者为人,无情无义无爱者为禽兽。

仁爱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亲情之爱,它可以被扩展为普世的爱,但它不是平等的爱,即爱有差等。

西方的迁徙文明与中国的定居文明形成对照。西方文化本质上是生人文化,熟人不熟。

生人文化发展出一套与血缘文化全然不同的契约文化。契约强调规则,定约、束约是西方文明教化的主要方式。

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指的是自己如此,“道法自然”指的是道追随的是自己,这不同于西方文化下的自然。

希腊人将人和神分开,分为人族和神族。人族没有能力拥有智慧,神族才有智慧,人族只能爱智慧。

只有无用的科学才能够真正做到为自己而存在,所以越是无用,越是高级、越是高贵。

希腊人主动地、积极地、明确地把无用性作为科学之为科学的最高标准。

爱因斯坦说得很好:现代科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推理和演绎的精神,一个是近代出现的实验的精神。

求力意志意思就是说,现代科学扮演了一个对力量追求的角色,尽管这种力量并不是一步到位的。

海德格尔说,世界是一个图像。这个世界作为图像的极端,就是世界的科学化,世界图景的科学化。

近代科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还原论。

要学习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学习还原论,要学会把复杂的还原为非常简单的,把质的还原为量的,把整体的还原为部分的。

技术是一片汪洋,科学是孤岛。

事实上,技术远远早于科学,技术远远比科学更深刻、更深层。

你携带什么工具就意味着你是取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所以技术绝对不是无辜的,绝对不是中立的。

技术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技术和人是一种镜像关系,你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你使用什么样的技术,你使用什么样的技术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技术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不存在人工智能单独毁灭人类,只有可能是人毁灭自己。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大自然把我们引向美的形式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相信它是真的;因为美,所以真。

科学和艺术不是一个求真,一个求美;二者都是求真,科学有科学的真理,艺术有艺术的真理,真理的背后是人类的创造力。

如果某件事情本身成了目的,那我们就可以说它是艺术。

艺术的特点就是无功利地显现作品自身。

自身内在的东西能产生一种极度的美,它越是不假其他东西,越是孤独的,越是孤立的,越是这种情况,越能够产生出宇宙之大美。

艺术家之高贵不在于他能够愉悦人心,而在于他能够直达人心。

德国数学家庞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它有趣。

现代社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把科学力量化,把高雅的东西交给艺术。但这种倾向并非自古便有,在希腊时期科学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常见问题

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科学和技术并非一回事。技术是一片汪洋,科学是孤岛。技术远远早于科学,更深刻、更深层。科学在希腊时期被视为高高在上的存在,其最高标准是无用性,越是无用,越是高级、高贵。

为什么说科学的最高标准是无用性?

希腊人主动地、明确地把无用性作为科学之为科学的最高标准。只有无用的科学才能真正做到为自己而存在,因此越是无用,越是高级、高贵。科学家研究自然,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因为它有趣。

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是什么?

近代科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还原论。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要学习还原论,即学会把复杂的还原为简单的,把质的还原为量的,把整体的还原为部分的。

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技术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你携带什么工具就意味着你采取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技术与人是镜像关系。你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就是什么样的人,技术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科学和艺术在追求真理上有何异同?

科学和艺术并非一个求真、一个求美;二者都是求真,只是科学有科学的真理,艺术有艺术的真理。真理的背后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的特点是无功利地显现作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