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90天,创造46.55亿元票房,并首次超过进口科幻电影记录,《流浪地球》可谓造就了一个现象级IP。
那么,这场历时4年,从0到1的创造性实验究竟是如何干起来的?导演郭帆又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
本周六(12月14日)上午9点,郭帆将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最强大脑》“镇场之王”),开启一场“从心出发”的对话,内容涉及科幻电影的创作、导演的管理艺术等等。
一位严谨幽默,真情流露,一位温和内敛,理性自持,你会从对话中真切地感受到,用正确的方式,持久地去做一件正确的事,很多时候靠的其实是“心力”。
导演郭帆,作品有《李献计历险记》(第16届韩国富川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同桌的你》(第10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流浪地球》(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录音奖)。曾于2014年,被“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选派出国,是赴好莱坞培训交流的五位青年导演之一。
所以,如果你正处在不确定的迷茫之中,或是特别痴迷于做一些从0到1的事情,或是对处理复杂事项感到力不从心,请一定要来追这堂课,帮你重拾笃定的力量。
你将收获的学习价值详细如下
- 教你用导演思维看一部电影如何从0到1;
- 了解当项目受到时间、资本、人力等多重资源约束时,如何突破;
- 学习当管理决策呈几何级增长时的应对方法。
精彩观点抢先看
1. 压力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比如最初,我就没太把压力当回事,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吧。当你没有把压力真的去看成是压力的时候,它可能对你的身体就没有特别大的损害。特别是在创作过程中,你甚至都不敢感冒。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个细节,就是我感觉要感冒了,我就跟自己暗示说,我不能感冒,我不能停下来,因为要拍戏,然后就真的没事了。
2. 如果第一次(拍《流浪地球》)失败的话,那可能我会去拍个别的,比如《同桌的你2》,拍完之后再绕回来,再去做尝试,我可能会不断地去做这个事情。这就是我的任性吧,就是非得把这事儿干完。
3. 很多想放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已经七老八十了,很老,躺在摇椅上,晃。然后,我就问自己,有什么事你没干,你会后悔啊?我想,那可能就是拍电影,但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不想老了之后去后悔。我觉得人只能活一辈子,咱不辜负别人的同时,也不要辜负自己。
4. 要去做科幻,肯定要有知识储备。一开始还挺心高气傲的,要看量子物理,买高教出版社的书来看,结果什么都看不懂。后来,我又跑到北京图书大厦,看儿童入门版,并且带插图的书。什么是量子?什么是双缝实验?什么是波粒二象性?……慢慢地,才最终形成一个概念,然后再去看那些稍微深入一点的书。
5. 做第一个影片,与做第二个影片时的心态,差别是很明显的。在第一个里,我会放入贪心的部分、雄心壮志的部分、不屑于观众的部分,然后堆加在一起,造成的结果就是你的票房会非常不理想,你会赔钱,你会受到更大的质疑,你甚至会担忧你还能不能生存下去。然后做第二个电影,并且是撞了南墙,头破血流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原来电影不是一个人的电影,电影是一群人集体完成的创作,它不是自行车,它是一个火车,它是需要一群人才可以开得动的。
6. 拍《流浪地球》收获的第一个经验就是信任。建立这个团队,信任是全部的基础,特别是在中国,因为在西方或者是美国,我们可能更多地会用合同去做一些约定和限制。但在中国,其实合同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的严苛。反倒是人心很重要。
混沌君的福利时间
想有一次与大咖面对面的机会吗?研习社不定期福利来袭,免费体验课程录制现场,奇绩创坛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陆奇、玛丽黛佳品牌创始人崔晓红,将在本月进行线下大课录制,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现场听课,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