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难精,讲求策略风控,和真实投资创业异曲同工,德州扑克因此广受创投圈人士喜爱,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马云、柳传志、李开复等都是德扑迷。
而围绕德州扑克,坊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谜题:为什么是(德州)扑克高手统治世界,而非围棋(象棋)高手?“老喻在加”在一篇文章中解读,可谓道尽了德州扑克的精髓:
围棋是简单的复杂游戏,而扑克是复杂的简单游戏。扑克更贴切地模拟了这个现实世界。取得世俗成功的人,并不需要像围棋高手那样既能着眼大局运筹帷幄,又能精确计算厮杀收官。相反,“成功人士”(尤其是指发了财的人),更符合扑克高手的以下特征:
- 形成概率化思考的个人决策系统;
- 理解运气、风险和不确定性;
- 博弈高手;
- 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 反复训练的直觉;
- “理性+情绪”双脑决策;
- 启发式思考。
如果你也是德州扑克的玩家,你体味到这些了吗?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选出敢拼敢赌、有智慧的人才负责企业的未知性业务,组建“笑傲江湖”班,阿里竟然用德州扑克来筛选名单——
“怎么样去更全面地看这帮人?除了过去评估方式之外,我们想到一个正式确立名单的方法,比如我们有30个人的名单,最后只选20个人,怎么把30个变成20个?打德州扑克。HR的人就会混在里面,老陆(陆兆禧)、我也混在里面,但我没有上桌,作为观察员到处晃。”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戴珊在湖畔大学的一次分享中这样说道(花名苏荃,阿里人称之“MM”,曾分管过集团销售、市场及人力资源等多项业务)。
具体有哪些更详细的步骤呢?以下便是戴珊给出的三个重要步骤:
阿里如何用德州扑克选人才?
一目的:个性和勇气
这个游戏设计的背后,我们想看什么?第一,个性是什么;第二,为了赢,还能追加多少身家,这也是一种勇气和胆量的判断。德州不是只靠运气,它是靠智慧的,对台面的计算,既有感性也有理性的部分。为什么选德州没有选麻将?也是这个原因,而且它的输赢会很大,可能就在一把牌之间,输赢就分出来了。
二看录像复盘,做匹配
大概从6点多开始,一直到12点多结束,我们弄完之后就进行第二天复盘,包括开始回看录像,对每个人的特质和原来的样子进行比对,你会发现90%是吻合的,但是更进一步让我们核心团队,即老陆、我、逍遥子(张勇)看清整个团队的状况,然后选出20个人进了“笑傲江湖班”,我们开始对他进行Mini-MBA的培训。未来在做人才盘点的时候,我们都很清楚什么样的业务适合什么样的人。因为赌性太大也有风险,我们应该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机制、什么样的HR给他,都有很好的探讨。
三重要的三类人
从那场比赛里面,有三个人是被关注到的,风格各不一样。
- 第一个,属于非常年轻的一派,冲劲很足,但谋略不够,后来我们把他放到新业务,发现他很适合;
- 第二个,属于守得很好的人,非常谨慎,永远守,这个人我们一直在用他,用到一些攻坚战的地方,即守为主、攻为辅的地方用他,他是不到最后不会放弃的;
- 第三个,属于有勇有谋的人,适合比较复杂的商业环境,而且在竞争的过程中非常沉稳,所以用他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场景。
这三个人的个性都有不足,所以我们给他们配了不同的人。关于这场“笑傲江湖”,对于人性的判断还是挺有价值的。
怎么样?关于用德州扑克选人才,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跟黑卡聊聊你的想法。
总之,用平凡人做非凡事,将最适合的人匹配到最适合的业务上,用人做事,而非做事用人,其实是阿里用人策略的灵魂。作为企业一把手,如果你真想学到,可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配套匹配机制的系统搭建,任重而道远。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假设你也是德州扑克的玩家,也欢迎在评论区跟黑卡聊聊你的“高手攻略”,说不定还可能在这里遇到更多知音。我们下期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