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教授混沌开讲,畅聊“双循环”战略奥秘

今年5月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但对于这一战略方向,网络上不乏不理解的声音,有人认为是美国“逆全球化”倒逼中国走内循环的道路;也有人认为内循环会导致中国封闭。

众说纷纭背后,我们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视角,从更宏观的视野准确理解这一战略。

混沌大学请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教授,为大家解读“内需体系以及双循环新格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实施外循环战略,有其历史必然性,内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外有欧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需求。

如今,中国转战“内循环”为主,推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这个战略措施背后的考量,绝不是简单因为美国跟中国脱钩、从中国撤资等因素倒逼我们搞内循环,而是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战略之路。

内循环要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这个体系怎么产生?对企业和个人将有哪些影响?

常见问题

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指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中国为何要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为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外循环战略有历史必然性,内有农村改革释放的劳动力,外有欧美产业转移需求。如今转战内循环为主,是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战略之路,并非简单因美国脱钩等因素倒逼。

如何理解‘完整的内需体系’?

内循环要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这是双循环新格局的核心组成部分。该体系的建立将对企业和个人产生重要影响,是理解中国下一阶段新常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