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心法:从生活到生命的思考

从演员、导演到制片人,从编剧、歌手再到作家,然而黄磊最爱的始终是他“教师”的身份;从要“征服世界”到向内求索,黄磊在不断思考生活、生命这件事上已经打磨出了一套自己的内功心法。

本次课程,黄磊对话混沌大学创新领教欧爷,讲述了他在多重身份之间切换的心路历程,及背后所体现的底层思维模型,为学员带来一次关于“创意心法”的分享。

通过剖析自己筹划麦田大学的初衷,拆解创办乌镇戏剧节背后的思考,讲述了组合创新和破界创新的法则是如何在艺术教育、文化传播领域实现的;通过分享作为《小欢喜》首席编剧中灵感的闪现及发生原因,分享了创业与创意的殊途同归——回归底层、本质求解的“创意心法”。课程预约

课程主题:创意心法:从生活到生命的思考授课老师:黄磊 著名影视演员授课时间:10月3日 上午9:00

精彩观点抢先看

  1. 教育是一个最容易让人找使命感的职业。我觉得教师应该更多的去鼓励、提倡和引导,而不是把业务能力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2. 目标是人为设定的,而使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总有一天它会呼唤你。
  3. 使命其实有两个层面,一是自我实现,二是对社会有更大的价值。
  4. 我们一生中有很多次这种时候,如果你足够敏感,就能抓住它,跟着它往前走,否则就错过了。但是只要100次里你抓住一次,那就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5. 找寻到了对的路径和对的方向的时候,你就开始慢慢体会到你的被需要。
  6. 人一辈子一定要学会两件事情,第一,一定要研究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第二,一定要研究自己虽然喜欢,但是不能做什么。
  7. 我们养成了好的思维习惯、好的思维模式之后,它会以一种你自己都判断不清的方式,直接呈现出结果来。
  8. 我们不应该去研究灵感、研究创意,而是应该研究如何不断地思考。你不断地用你熟悉、你擅长的领域的思考方式来想问题,有一天灵感就会以一种叫礼物的方式出现。

常见问题

黄磊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黄磊认为教育是一个最容易让人找使命感的职业,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提倡和引导,而不是把业务能力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黄磊对使命的理解是什么?

黄磊认为目标是人为设定的,而使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总有一天它会呼唤你。使命有两个层面,一是自我实现,二是对社会有更大的价值。

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

黄磊指出,我们一生中有很多次机会,如果足够敏感就能抓住它并跟着往前走。只要100次里抓住一次,就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当你找到对的路径和方向时,就会体会到被需要。

黄磊认为人一辈子要学会哪两件事?

黄磊认为人一辈子一定要学会两件事情:第一,研究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第二,研究自己虽然喜欢,但是不能做什么。

黄磊如何看待灵感和创意?

黄磊认为我们不应该去研究灵感、研究创意,而是应该研究如何不断地思考。当你不断地用熟悉、擅长的思考方式想问题,有一天灵感就会以礼物的方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