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女装品牌:除了慢生活,还可以有别的标签|吴声把脉场景设计(五)

研习社《场景革命的东西方对话》课程,《场景革命》作者吴声、《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作者罗伯特·斯考伯,分享了东

我们本来是一个电商线上淘宝店,品牌叫做生姜,是设计师的女装品牌,品牌定位就是把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现代美学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中式的品牌女装,目前做到年销售4000万。

我们原来在线上运行的时候,其实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设计师品牌很多,去年我们利用了一个现象,有人学古琴、茶道、花艺,这群人没有合适的服装,穿现代的服装也不太合适。

我们和国内各大会所合作,打造新东方美学空间,吸引茶道、花艺、古琴的人过来,每周举行一些活动,顺便把服装卖掉,我们一直强调不是做服装品牌,我们是做生活方式,提倡一种慢生活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人能参与我们的活动,在活动当中修身养性,顺便买服装。

但是这个圈子太小众了,这个服装现实生活中很难穿,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从线下走到线上的话,怎么把品牌做得有趣一点?

项目概况

定义新场景

商品定位:
东方元素的设计师女装
商品件单价:
2000-3000元
消费者的标签:
艺术家、白领、传统文化、爱好禅修
消费频次:
每月一次
她们的痛点:
他们希望穿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要求性价比

设计场景细节:

  • 和艺术会所合作
  • 定期组织茶道,禅修,香道,花道、沙龙培训
  • 邀请专业的讲师

社群逻辑

  • 根据用户需求,设立她们需要的课程
  • 让活动场景中的人都穿我们品牌的衣服
  • 服装在大部分会所内各个环境中出现

可量化数据

  • 培训的次数、人数要量化
  • 培训后的回访

吴声诊断

在一个快的时代慢才是快,我们经常说,做一个温暖的女子,清淡如水,明媚如花,所以它的逻辑一定是成立的,但是我们要关心4000万以后怎么办。

这样一个以慢生活为标签的女装,我们要关注它还能成为什么样的标签。

你们和很多会所合作,我反而认为,会所是重要的吗?它不普及,养在深闺无人识。什么能够普及?也许是一个有百万粉丝的公众号“遇见未知的自己”,因为代表了心灵的成长和释放,真正能够形成场景切入的细节,恰恰不是我们认为的美轮美奂、明媚如花,而是在于什么是人以群分的最大公约数。

难道生姜的用户只能是优雅的淑女?我虽然动若脱兔,但我也静如处子,你只看到了奔跑马拉松的一面,但我也有品茶论道的一侧,生姜辣的不过是我们的内心,表达是我们温暖的情怀,不是辣姜,是生姜。

这变成了场景,只有结构性的反差,才能打动人心,形成可传播可持续的画面感。

曾经我们怀念70年前的上海滩,那时候是张爱玲的时代,我们还知道什么叫优雅,但是今天的时代,我们要知道优雅是发自内心成长的需求,也许你不会品茶,也许你不会焚香,也许你不会插花,但有一种优雅叫生姜。

这种心灵的温暖定义的是,只有独立的爱我们自己,我们才有可能被人爱,我们才有资格爱别人,生姜从来如此,性格的温和和猛烈是我对你才有的浓情蜜意。

不要再讲防小三,不要再讲婆媳关系,你需要的是让你自己能够独立而坚强,这才是我们讲的温暖的生姜。

辣妈帮有多少用户,铃珑社区有多少用户,KEEP有多少用户,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很慢,车马路途都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们更要说,这个人就是如生姜一样的自己,这何尝不是生姜审美的态度和哲学。

爱上一个人并不等于爱上寂寞,爱上一个人是爱慢生活一样的生姜,更是爱慢生活能够驻足的瞬间,在你放肆的刹那,我看到了你的俏皮,在你惊慌的刹那,我看到了你的坚定,在你明艳的刹那,看到了你的柔弱,生姜永远是我们内心保有的能量,它慢,但足够很远很久,两情相悦只够爱生姜。

*本文根据研习社《场景革命的东西方对话》项目诊断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

常见问题

生姜品牌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生姜是一个东方美学原创女装品牌,定位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结合,打造新中式女装。品牌强调不仅是服装品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提倡慢生活。

生姜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特征?

目标客户主要是艺术家、白领、传统文化爱好者、禅修人群。她们希望穿出个性和风格,注重性价比,消费频次约为每月一次,商品件单价在2000-3000元。

生姜品牌如何通过场景营销销售服装?

品牌与国内各大会所合作,打造新东方美学空间,定期组织茶道、禅修、香道、花道等沙龙培训活动。在活动场景中让参与者都穿着品牌服装,通过生活方式体验自然带动销售。

吴声对生姜品牌的发展提出了什么关键建议?

吴声认为除了'慢生活'标签外,品牌需要寻找更普及的场景切入点。建议关注'人以群分的最大公约数',挖掘用户性格的多面性,通过结构性反差形成可传播的场景画面感。

生姜品牌目前的销售规模是多少?

目前品牌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最初是电商线上淘宝店,后来通过线下场景活动拓展了销售渠道。